一、答辩委员会委员名单
主席:中科院地化所 肖金凯研究员
委员:贵州省农科院陈才俊副研究员 贵州大学杨松教授 贵州大学黄剑教授
贵州大学金林红副教授 贵州大学陈卓副教授 贵州大学Pinaki副教授
贵州大学曾松高级实验师
答辩秘书:吴志兵、卢平、杨凌
时间:2010年6月8日 地点:精化中心二楼会议室
二、答辩程序
1、 贵州大学精化中心杨松教授介绍答辩委员会专家。
2、 答辩委员会主席肖金凯研究员主持答辩会,宣布答辩程序。
3、 秘书介绍研究生的情况(主要经历、政治思想表现、学习成绩、培养环节、学位论文完成情况、英语及论文是否达到培养计划要求等)。
4、 研究生报告论文的主要内容(15分钟)。
5、 答辩委员会成员提问。
6、 研究生回答。
7、 当日研究生答辩结束后休会,答辩委员会讨论答辩情况,答辩委员会举行内部会议,主要议程:
l)评议论文水平及答辩情况;
2)以不记名投票的方式就是否建议授予硕士学位进行表决,经答辩委员会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同意方得通过,通过者按优、良、中、合格四等评出论文等级。未能通过者(即不合格者),答辩委员会应就是否同意在一年内修改论文或补学课程后再答辩一次进行表决,需经全体成员半数通过。
8、 答辩会复会,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对论文的评语和表决结果。
9、 主席宣布答辩会结束。
三、答辩顺序
第一组(时间:2010年6月8日8:30 地点:精化中心二楼会议室)
顺序 | 研究生 | 导师姓名 | 研究方向 | 论文题目 |
1 | 胡长刚 | 胡德禹研究员 | 农药分析与加工 | 农药微乳液相行为及自发形成囊泡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 |
2 | 刘杰 | 宋宝安研究员 | 新药物和新农药的设计与合成 | 具有杀虫活性的吡唑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 |
3 | 刘烜瑞 | 胡德禹研究员 | 农药分析与加工 | 20%阿维·杀虫单微乳剂在菜豆上残留检测方法研究 |
4 | 邹立伟 | 薛伟副教授 | 新药物和新农药的设计与合成 | 含喹唑啉硫醚的α-氨基膦酸酯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
5 | 周军 | 金林红副教授 | 新药物和新农药的设计与合成 | 含α-氨基膦酸酯的哒嗪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
6 | 刘克明 | 金林红副教授 | 新药物和新农药的设计与合成 | 含杂环噻二唑磺酰胺化合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 |
7 | 徐帅 | 胡德禹研究员 | 新药物和新农药的设计与合成 | 含醚基的1,4-戊二烯-3-酮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
8 | 李为华 | 杨松教授 | 新药物和新农药的设计与合成 | 手性金鸡纳碱衍生物催化含苯并噻唑基团β-氨基酸酯的不对称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
9 | 李燕 | 胡德禹研究员 | 天然产物与仿生农药 | 贵州中草药阔叶十大功劳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
10 | 陈红军 | 金林红副教授 | 手性药物与作用机理 | 新型砜类化合物对土传病害的抑制活性筛选及其作用机理初步研究 |
第二组(时间:2010年6月9日8:30 地点:精化中心二楼会议室)
顺序 | 研究生 | 导师 | 研究方向 | 论文题目 |
1 | 李媛 | 杨松教授 | 天然产物与仿生农药 | 中草药玄参的有效成分提取分离与生物活性研究 |
2 | 吴林涛 | 宋宝安研究员 | 新药物和新农药的设计与合成 | 含α-氨基膦酸酯的吡唑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
3 | 陈鹏丽 | 薛伟副教授 | 新药物和新农药的设计与合成 | 含单甲氧基的不对称结构1,4-戊二烯-3-酮肟醚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
4 | 张玲玲 | 黄剑教授 | 天然产物与仿生农药 | 具有抑菌活性土壤拮抗放线菌C3-11菌株的筛选研究 |
5 | 张慧霞 | 胡德禹研究员 | 农药分析与加工 | 1.8%阿维菌素乳油在大白菜及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研究 |
6 | 周婵媛 | 周欣教授 | 天然产物与仿生农药 | 吉祥草质量标准及指纹图谱研究 |
7 | 杨超 | 杨松教授 | 新药物和新农药的设计与合成 | 含1,3,4-噻二唑磺酰胺类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
8 | 万文婷 | 金林红副教授 | 手性药物与作用机理 | 喹唑啉类化合物抗肿瘤药物的筛选及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